5月28日下午,机关党委举办2020年党规党纪宣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此次培训作为第七期机关党员大讲堂内容,邀请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广平为机关党员干部讲授题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的专题报告。机关党委3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学习。报告会由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张文礼主持。首先,孙广平同志传达了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精神及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领学了习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及对工业遗产价值框架的思考》入选“2019年度CTTI智库优秀成果”。该项评选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发起,围绕在国家治理领域各类具体议题所研创的研究成果,最终评出精品成果20项、优秀成果20项。由于我国城镇化和产业转型的快速推进,近代遗产特别是集中反映了近代化的价值的近代工业遗产面临着严峻
6月3日,党办校办党支部和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在北洋园校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举行集体学习,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组织生活并向与会党员传达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国家级教学名师、材料学院教授赵乃勤,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尚宇光等36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朱胜利主持。李家俊指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
5月29日上午,天津大学在卫津路校区召开会议,传达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
5月29日,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红星等一行8人到访天津大学滨海校区,围绕滨海校区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滨海新区科技局局长张桂华,保税区党委副书记毕光庆、保税区科工局副局长马力,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区域发展研究院有关人员参加调研活动。
6月2日,研究生院党支部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第一会议室,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举行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专题学习,并作交流发言。
6月1日,西青区区委书记李清带队来天津大学调研。此行,他们是为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项目而来,就如何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底蕴、特色与亮点,向冯骥才先生取经。交谈中冯先生建议要用博物馆留存文脉,传承文化,并讲述了当年老城厢博物馆建立的经历,对博物馆建设与文物搜集给出了具体建议。
本报天津6月1日讯(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焦德芳)“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希望这一个月的培训变成满满的收获,帮助你们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做好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今天,天津大学智力扶贫重要举措——“村医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结业。捧着手机上收到的电子结业证书,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近400名乡村医生“充电再出发”。
6月1日,西青区区委书记李清一行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调研,拜访冯骥才先生,听取冯先生对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参加座谈会,西青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桂强,区政府副区长高艳,区政府副区长张海英等相关负责人和天津大学相关专家参加研讨。天大副书记雷鸣主持座谈会。
6月1日,天津大学智力扶贫重要举措——“村医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结业,随着手机屏幕收到一张精美的电子结业证书,甘肃省宕昌县近400名乡村医生“充电再出发”。
6月1日,天津大学智力扶贫重要举措——“村医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结业,随着手机屏幕收到一张精美的电子结业证书,甘肃省宕昌县近400名乡村医生“充电再出发”。
6月1日上午,天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精神。会议由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主持。
6月1日,天津大学智力扶贫重要举措——“村医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结业,随着手机屏幕收到一张精美的电子结业证书,甘肃省宕昌县近400名乡村医生“充电再出发”。
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日前,该校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出“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