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大师面对面”之百家讲坛在云端成功召开,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张其春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吴继善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缪谦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严锋教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唐友宏教授和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雷勇教授参加活动,分别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向校内外师生介绍化学、材料、生物、电子等领域的世界前沿科技成果,分享宝贵的科研经验。开幕式上
用画家的眼睛描摹作家,用作家的心灵感知画家。作家冯骥才的新书《文雄画杰》近日出版,聚焦中西文坛艺坛人物。既是作家又是画家,冯骥才书写的是他敬仰的前辈、熟悉的同行,包括茅盾、冰心、曹禺、韩美林等,还写了梵·高、列宾等国外艺术家。他关心他们的艺术,更关心他们的性格、气质、命运、家庭、生活,乃至习惯、嗜好,种种关于个人的细节与小节,深入挖掘其艺术独特性的内因。
为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推动研究生积极开展独立性创新研究,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6月12日,天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以在线形式召开。研究生院、各学院有关负责人,项目评审教授和督导组专家,以及项目负责人共90余人参会。会上,52名研究生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分成自动化与微电子、建筑、建工、材料化工和管理等5个组别分别汇报,重点从项目进展、阶段性成果、创新点、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
火星探测车、水陆空多栖侦查移动飞行器、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全自动按摩洗头机……这些可以“上天入地”、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科研设计,全都出自今年刚刚毕业的本科生之手。2020年6月16日,历时1个多月,由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主办的第十四届“广数杯”本科生毕业设计大赛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以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落下帷幕。
6月16日,应李振教授邀请,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唐本忠教授做客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
首届中国高校法学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揭牌成立。
6月17日,天津大学隆重举行法学院复建五周年座谈会。
6月17日,我校举行首届中国高校法学教育创新研讨会暨天津大学法学院复建五周年座谈会。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革命先驱张太雷是天津大学的杰出校友。1916年9月至1920年6月,张太雷(时名张曾让)就读于北洋大学法律学门己班。1920年年底,已经大学毕业的张太雷加入了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天津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再过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张太雷虽然不是一大代表,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他对党的成立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80级校友陈锦文荣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锦文,1980年~1990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加拿大自然能源部 CanmetENERGY-Devon 担任下游业务及可再生负责人期间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他领导了沥青升级、炼油、生物燃料等研发计划,这些世界公认的成就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决策、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基础科学的发展。
6月16日,为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推动我校2020届毕业生充分就业,天津大学再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学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出席会议,科研院、学工部、校团委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部)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以及所有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雷鸣主持。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列举周恩来、张太雷等优秀共产党人,指出:“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营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力量。”今年是张太雷烈士诞辰122周年。缅怀张太雷的光辉业绩,探索其身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和教育部办公厅以及天津市教育两委、海河教育园区等监管部门关于开展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有效推动我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6月12日上午,我校顺利召开天津大学2020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万里行”启动会。
6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带队访问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与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永强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天津大学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天津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科研实力,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的金融资源优势,就信息化建设、资金结算、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日前,天津大学印发《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2.0》,推动新工科建设从“轰轰烈烈”的理念倡导和顶层设计走向“扎扎实实”的推进落实和质量提升,标志着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进入了2.0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