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广大师生热切关注,认真学习。
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6月16日,172名天津大学2022届毕业生以一场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的“集体秀”为本科学习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流研究生课程是一流研究生教育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6月13日下午、14日上午,天津大学2022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分别在北洋园校区1895行政楼A415、卫津路校区科学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校领导杨贤金、金东寒、雷鸣出席。
6月14日,主题为“新时代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2022天津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主会场设在天津大学。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宣传处副处长胡洪和天津市15所高校的宣传部和校报负责人及编辑记者近40人参会。会议由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理事、天津高校校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大学报》主编李丹主持。
就业:我校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凤凰花开,挥挥手与校园作别。临别时,天津大学为每位毕业生都准备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6月7日,“献礼二十大,强国新征程”天津大学第十六届自强之星终评暨“大海”自强之星奖学金评选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八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评选同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学校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研究生院、校团委、校友与基金事务处、体育部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学院(部)的党委副书记和副院长出席终评会并担任专家评委和教师评委,来自各学院的500余名学生代表线上观看并担任学生评委。
6月15日校报推介:学习体会、就业、毕业季
天津大学以“云走访”形式推进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挖掘了丰富的岗位资源。“近一个月以来,学校已开展7场大型空中双选会,累计13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了20万余个就业岗位。”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丰林说。
天津大学本年度共录取7500余名研究生。
天津大学近年来通过交叉科研平台、交叉研究领域、交叉导师团队、交叉生源和交叉知识“五维并举”,实现科研平台与科研队伍相呼应,学科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相融合,文理医科建设与传统工科相促进,共同推举高水平人才培养。
(通讯员:孔凡东)为推动“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6月3日上午,建工学院组织全体新发展学生党员来到大科学装置现场,建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韩庆华现场讲授党课。 韩庆华在党课中首先介绍了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的基本概况和建设过程,并通过大科学
6月2日上午,天津大学自主审核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巩金龙出席论证会并致辞。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院士为组长,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天津大学王成山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文劲宇教授、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陈海生副局长、厦门大学彭栋梁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范同祥教授、天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