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百卅荣光】大学的温度

作者:胡若昕编辑:梁绍楠 殷琪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带大家走进“有爱”的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育人和育心紧密结合,把关怀与责任落实在每一件具体事务中。在这里,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饱含温度的心灵滋养,是贯穿始终的爱的教育。

33年来,学校坚持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发放御寒衣物。从最初的军大衣到保暖内衣,再到如今精心准备的冬装礼包,这一传统从未间断。冬衣虽小,却寄托着沉甸甸的情感,让远离家乡的学子们收获了温暖与力量。这份坚守,已成为校园里最深厚的记忆。

“水果工程”走过20余年,春秋两季,学校为全体学生发放时令鲜果。这项工程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更由学生自主设计与组织,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实践。在这场健康与文化并行的活动中,关怀不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学子们自觉承担起的责任与奉献。

中秋佳节的慰问让“家的温度”在校园延续。学校为大家准备定制月饼,组织猜字谜、飞花令、击鼓传花等活动。心愿贴纸上写下的思念与祝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体贴,也让他们懂得了传统文化中“团圆”与“关爱”的深意。二十余年的延续,使这一活动成为天大“以学生为本”的生动注解。

当地震、暴雪等突发灾害来临时,学校第一时间启动专项帮扶机制,开通临时困难补助通道。无论是物质支持还是心理疏导,学校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应,以最真挚的行动守护。“天灾无情人有情,每一名学子都是母校沉甸甸的牵挂。”这种迅速而有力的关怀,是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这种关怀还在不断延展和深化。学校建设的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与生活服务融为一体,为学生办理事务提供便捷渠道,实现“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路”。食堂里的暖心空间、学生公寓中热心的宿管阿姨、配备齐全的生活设施,无不体现出学校的体贴与守护。

天津大学将这种有温度的关怀转化为育人实践。学生们在被爱的同时,也逐渐明白了如何去关心他人。无论是在水果节的服务中,还是在中秋活动的组织里,抑或是在灾害之后自发成立的互助小组中,爱心的力量不断延续。学校不仅培养了具有专业素养的工程人才,更塑造了心怀仁爱的社会公民。

天津大学的人文关怀,贯穿于每一个细节之中,成为最生动的教育课堂。从御寒衣物到鲜果清香,从节日慰问到灾害帮扶,学校用一系列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即关怀”的深刻内涵。这种关怀引导学生将“爱”的理念转化为社会责任和人生追求,在岁月的沉淀中化为坚守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