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天津大学在本届赛事中表现优异,荣获 “擂主”(特等奖第一名)2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十四五”期间在连续五届 “挑战杯”系列赛事中捧得“优胜杯”,彰显了天大人矢志创新的青春风采。
11月1日,天津大学2025年郑东校友创新助学金颁发仪式在北洋园校区举行。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88级杰出校友郑东,天祝县教科局副局长朵生虎,天祝一中校长仲作军,天津大学校友、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王国华,天津大学校友、马球解说员栾奕以及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处长潘峰,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副处长唐芬,人文艺术学院副书记王用源,马球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婧婵,郑东爱心社名誉社长兰多吉,11级受助学生孟云、闫志波校友和在校受助学生参加颁发了仪式,活动由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李京...
11月7日下午,天津大学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石化大厦举行。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天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柴立元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万涛,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代表双方签约。侯启军对天津大学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对学校事业发展成就表示肯定。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爆发式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多年来,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集中力量攻关。2025年对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月,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在天津成立;8月,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启动,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进军神经重症这个全新领域。
10月2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检索分析技能大赛在江苏南京圆满落幕。天津大学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参赛选手魏丹梅在比赛中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出众的业务技能,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大赛电子组一等奖。大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文献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主办。本次大赛围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主题,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关键领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导向,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三个组别。...
如何让高校的智慧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11月1日至6日,一支由我校市政工程专家季民教授带队,张慧颖、许恒周、黄俊、贡小雷、赵伟高、顾冬梅、彭森等多名学者组成的跨学科服务团,奔赴甘肃省宕昌县,开展“津宕智汇”科技周活动。这支精准匹配宕昌发展需求的“天大智库”,用一场“靶向服务”给出校地协同促发展的生动答案。专家团深入调研与培训一线,既做“急救员”,也当“规划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凝聚党外人士智慧力量,10月31日至11月1日,天津大学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赴宁河区开展“悟回信嘱托 强天大担当 凝心聚力共谋‘十五五’建设发展”实践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炜,校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宁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智东参加活动。
近日,2025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SAE)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院刘宗宽博士的学位论文“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氨燃料燃烧机理及发动机应用研究”成功入选,论文指导教师为周磊研究员、卫海桥教授。
2025年10月31日,力学领域“101计划”工作推进会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浙江大学主办,天津大学承办。力学领域“101计划”牵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卫教授,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主任刘茜、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赵云鹏教授、天津大学教务处长何芳教授和来自力学领域“101计划”各共建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何芳处长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刘丛强于11 月 5 日下午,他专程走进天津市新华中学,以一场题为《全球变化与人类未来》的科普报告,为师生们开启探索地球科学的大门。这场由市科技局主办、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的 “科学大咖 科普筑梦” 活动,不仅吸引了现场 400 余名师生,更通过教育平台向全市中小学同步直播。
为深入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新格局,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感受企业文化、拓宽职业视野,10月31日下午,微电子学院组织开展了“祖国需要 天大志愿”就业行系列活动,80余名学生走进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参观交流。本次活动由学院与企业精心组织安排,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将专业学习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 35 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天津大学关工委荣获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天大关工委 1993 年成立,在上级和校党委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挥老同志优势,此前已获 31 次省部级荣誉,25 人次获全国及省部级表彰。值天大建校 13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之际,关工委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10月22-23日,天津大学2025年度新教职工立体化培训开班式及系列课程在北洋园校区举办,近200名新教职工参训。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授“开班第一课”,领学总书记给天大师生重要回信精神,提三方面期望;开班式上为新教职工代表佩校徽,为6位成长导师发聘书。培训设三类课程,由四部门联合开展,分9-11月三阶段进行,参训教师可获3个证书。
10月31日,天津大学举办师生党员教育培训集中大课,近1.5万名师生党员在112个会场观看陈曙光教授主讲的相关视频报告。陈曙光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途径等。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提学习要求,部分师生党员分享感悟。课后两周内,各院级党组织将指导基层党支部开展研讨。
11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党委书记方钢一行来访我校,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在卫津路校区会见来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党委副书记武伟,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欢参加会见。杨贤金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学校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回信,为天津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是学校在新起点奋进发展的指南针。他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宣传合作,更好地推介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