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卅天大

TOPIC
  • 【喜迎校庆】“重逢・二十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三班2005届校友返校活动

    时光如梭二十载,北洋情浓再相逢。8月30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三班2005届校友跨越山海,重返魂牵梦绕的母校,在初秋的校园里开启“重逢・二十载”同学聚会,以岁月为笺,续写同窗情谊与母校情缘。暖情相聚:内燃机大楼里的“归家”仪式上午9时,一场充满温情的返校欢迎及捐赠仪式在内燃机大楼217教室拉开序幕。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刁海、能动学科主任梁兴雨出席仪式,与校友们共话往昔与未来。刁海代表学院向校友们致以热烈欢迎,他从“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突破、科研平台的迭代升级、国际...

  • 【百卅天大】新华社《瞭望》周刊:推动高等工程教育迈向卓越——专访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杨贤金

    ◇系统推进数字智能赋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能够驾驭智能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具备伦理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人才◇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推进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未来能源与储能技术、半导体石墨烯、新型显示材料等“大健康”“大能源”“大信息”重点领域学科建设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邵香云 张建新 栗雅婷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在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兴学强国”使命、“实事求是”校训、“严谨治学...

  • 【百卅天大】校庆征文 | 我的半导体理想的国际启蒙

    本文作者刘辉深情回忆了1980年代天津大学与白俄罗斯明斯克大学在半导体领域的国际交流往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天大人开放进取、求知若渴的精神风貌。这段跨越国界的学术对话,不仅激发了作者投身半导体事业的理想,也为今日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历史回响与精神传承。

  • 百卅天大 | 校庆征文:锐意进取的大学英语教学

    本文作者段维彤老师以亲身经历回顾了天津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在时代变迁中的锐意进取与持续创新。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到科研能力的提升,从前辈的传帮带到团队协作的传承,展现了天大外语教师在教书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文章真实感人,体现了天大外语教育在坚守与变革中不断前行的精神风貌。天津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前行。

  • 【百卅荣光】第一个在国际讲坛上发出中国共产党声音的人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走进张太雷的革命足迹。在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内,有专门的张太雷展室。展室以张太雷的革命足迹为线索,他从启志常州、求学北洋开始追寻真理,革命足迹历经苏俄、上海、武汉等多地,最终在广州指挥起义时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短暂...

  • 【百卅荣光】天大学子与张太雷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文章聚焦天津大学师生对张太雷红色故事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展现了天大学子在深挖历史、重构场景、创新传播与实践育人中的探索成果,感受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与青春回响。张太雷,这位从北洋大学走出的革命先驱,早已成...

  • 【百卅荣光】北洋忆往:桃花又一度,学子归不归?

    2025年9月17日,为迎130周年校庆,新闻网【百卅荣光】专栏本期走进北洋大学西沽校区桃花堤畔的往昔。西沽校区校门东侧北运河两岸是桃花堤,1932年《北洋周刊》记载北洋师生在经费紧张时合力补植花木、修整道路,还承担保护花木职责。有新生向往桃花季的西沽胜景,西沽美景是北洋学子心头之爱,他们为之写下无数诗篇。百三十年风雨,北洋精神传承,如今天津大学走向世界舞台。值此校庆回望西沽,是对岁月的追忆,更是对天大人情怀的凝视,天大人将继续书写新时代荣光。

  • 【百卅荣光】“天大·海棠季”的缘起

    为迎130周年校庆,新闻网【百卅荣光】专栏本期聚焦“天大·海棠季”。文化自信力量深厚,海棠是代表天大春天的元素。1952年天大卫津路校区建设时种下海棠,周总理1957年访校时海棠正盛,水利馆海棠栽种最久。2012年起,天大连续14年举办“海棠季”活动,吸引逾50万人次入校,线上互动破亿,成为校园“文化名片”。北洋园校区建成后也广植海棠。该活动提炼海棠文化品格,见证天大发展,毕业的学子也期待“海棠季”常有,天大常新。

  • 【百卅荣光】从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到三峡大坝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文深情回顾了天津大学水利学科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天大水利人从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到三峡大坝建设中的不懈奋斗与卓越贡献。文章不仅体现了水利学科的辉煌成就,更传递出一代代天大人传承精神、服务国家的使命与担当。2009年...

  • 【百卅荣光】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人——袁国林

    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推出校友袁国林的故事,他以毕生追逐江河的身影,生动诠释了天大人坚持脚踏实地、追求真理的信念。

  • 【百卅荣光】是这位北洋人造出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

    曾几何时,翱翔天际,航空强国,是无数国人心中的梦想。而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天大人就已经踏出了向天空进军的征程。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一位北洋教授率先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他就是邓曰谟。

  • 【百卅荣光】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天大力量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叩问苍穹,是天大的事。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始终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逐梦九天的漫漫征程中,活跃着很多天大人的身影。

  • 【百卅荣光】皇帝殿试和连中三元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推出北洋大学时期“皇帝殿试和连中三元”的故事。北洋大学堂在办学上不拘一格,从实际出发,随时根据社会需要设立学门。在数学安排上使理论讲授与实际相结合,着重实验、实习,鼓励学生养成劳动与合作观念。学校参照美国大学...

  • 【百卅荣光】第九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天大位列榜首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推出天津大学在第九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获奖情况介绍。在2023年的第九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天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新工科教育》获本科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而在本科、研究生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

  • 【百卅荣光】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

    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推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颁发的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介绍。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颁发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正月,文凭的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文凭的最上方有“考凭”(即文凭)字样,文凭顶端是一个蝙...

共125条 首页上页1...34567...9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