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130周年校庆,新闻网开设【百卅荣光】专栏,旨在展现天大130年来在办学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光荣历程与历史贡献,将校史变迁和天大当下发展形成对照,传承兴学强国的校史文化血脉,振奋广大师生校友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斗志。本期推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颁发的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介绍。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颁发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正月,文凭的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文凭的最上方有“考凭”(即文凭)字样,文凭顶端是一个蝙蝠图案,寓意喜福;考凭二字下方为祥云纹饰,寓意吉祥;文凭的正文左右两侧各有两条大龙,跃出海水腾于空中,下方为海水波浪;文凭外围左右书有“钦字第壹号”字样,表明这是由当时清王朝皇家颁发的第一号文凭。

文凭正文开头书有:“钦差大臣办理北洋通商事务直隶总督部堂裕(禄)为给发考评事,照得天津北洋大学堂,招取学生,由二等四班递升头等头班分年肄。习汉洋文及各项专门之学,历年由该学堂总办暨总教习、分教习随时考验,均能按照功课循序渐进。惟查该学堂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间开办,当时所招学生有在原籍及上海等处曾习汉洋文,尽有造到该学堂所定功课四五年、二三年不等者,故自二十二年(1896年)起,随其学力深浅,分头等第四班及二等各班,现届四年期满,核与八年毕业章程仍相符合。所有头等头班毕业。”“学生王宠惠,经本大臣覆加考核,名实相符合,行给付考单,傅该生执以为凭,以便因材录用。凡该生肄习各项学问,逐一开列于后,须至凭者。”
这张文凭记载了北洋大学最早的法科课程设置。在律例学科4年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英文、八线学、几何学、格致学、化学、身理学、天文学、富国策、通商约章、律法总论、罗马律例、英国合同律、英国罪犯律、万国公法、商务律例、民间词讼律、英国宪章、田产易主律例、船政律例、听讼法则等。在法律学门开设的20个教学科目中,自然科学占6门,人文和其他社会科学占2门,法律科目占12门。这种课程设计体现了头等学堂的办学目的,反映了盛宣怀、丁家立等人以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蓝本的教育主张,表现出重视基础、文理并举、借鉴英美法系教学内容的特点。
当时的文凭分为左凭和右凭,左凭由北洋大学堂留档备查,右凭发给学生,因此,这张文凭上书有:“右凭给,士,学生王宠惠收执”的文字。文凭上还记有王宠惠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名字,表明当时能够获得北洋大学的毕业证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本文摘自《巍巍学府——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