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代表团座谈交流会在天津大学医学部药学院顺利举行,来自牛津大学在读的十余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此次活动。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天津大学与留英高层次人才的联系,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合作交流部袁辉,天津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马德刚,天津大学智算学部、材料学院、微电子学院及药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药学院院长刘秀云主持。

首先,马德刚代表天津大学对牛津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解读了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他从岗位设置、职业发展路径、薪酬待遇及支持保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天大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的综合举措,展现了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决心与诚意。
随后,智算学部副主任冯伟、材料学院副院长韩曼瑜、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成雷鸣、药学院副院长董玮分别围绕各自学院的学科特色、科研方向、平台建设及人才发展环境作了介绍,充分展示了天津大学多个学科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
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代表团成员依次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长经历,纷纷表达了通过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等渠道扎根天津、服务发展的意愿。
袁辉在发言中指出,天津大学作为天津市重要的科教高地,是吸引海外英才、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他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激发更多合作契机,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在津落地转化。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助力海外学者深入了解天津的创新生态,促成更多实质性合作。

刘秀云表示,广大青年学者是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中坚力量。她鼓励与会人员持续加强与天津大学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人才政策动向,无论身处国内还是海外,都能心系祖国发展,积极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
会前,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代表团一行参观了药学院仪器测试中心,中心主任张向阳教授陪同参观。

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支持的,注册在牛津大学的一个公益性、志愿性、服务性、非政治、非宗教、非盈利的学生学者社团。旨在服务牛津地区约2500名华人学生学者会员,以及数万名遍布各行各业的精英校友。每年都会举办50余场国内企业和高校招聘会、人才政策宣讲会、年度创业大赛,为60余个来自世界各地高校学生学者的优秀项目提供平台。作为牛津最大的华人社团组织,多年来,在展现国人形象、代表华人声音、传播中国文化、连接中西思想、搭建交流平台、创建校友网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