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创造世界,教育引领未来。9月21日,2025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开幕。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国际工程联盟主席Elizabeth Taylor、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教育委员会主席Zaw Min Aung等嘉宾,与来自全球五大洲90余所高校的院士专家、师生代表、企业界及行业协会、学会代表近千人齐聚天津,共同探讨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携手绘制全球工程教育发展的新蓝图。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柴立元主持。


张玲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战略部署,自“天大行动”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以来,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辐射全国的“天津范式”,全面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未来,天津将继续优化创新生态,搭建广阔平台,支持更多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周天华在致辞中介绍了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探索,提出在“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能力素质优先、坚持人工智能赋能、坚持国际交流互鉴,加快推进新工科2.0建设,努力推动工程教育供需更适配、要素更集成、模式更创新、形态更智能、布局更开放、质量更卓越。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学校对出席2025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作为中国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天津大学树立“从未来到未来”的理念,超前研判未来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精准把握未来对学科专业的新需求,搭建国际工程师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工程教育新共识,开辟工程教育新路径,展望全球工程教育的美好未来。
在致辞环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党委原书记李家俊强调,工程科技作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工程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肩负着前所未有的时代使命。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务实合作。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龚克指出,工程教育必须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伦理为中心;同时应顺应时代需求,向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方向深化发展。面对全球共同挑战,各国需加强工程师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从教师做起,全面提升工程人才综合素质。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丁养兵倡议各方应坚持开放协同、融合创新与文化引领,共同构建工程教育共同体,重塑人才培养新范式,引导未来工程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责任观。
大会重要环节包括“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心”与“国际化新工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仪式。两大国际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余所中外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建,覆盖空天技术、人工智能、能源电力、工业互联网等37个前沿领域,共同构建“国内外校企联合、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新格局。

“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心”成立仪式

“国际化新工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仪式
会上,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和英国卡迪夫大学校长Wendy Larner共同发布了一项重要成果——《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凝聚了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美洲典型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和经验,为各国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发布《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报告》
同济大学团队进行了“未来课堂”现场教学展示,通过真实还原智慧教学场景,呈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技术赋能、学科交叉的新型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未来课堂”现场教学展示
主旨报告环节,国际工程联盟主席Elizabeth Taylor,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教育委员会主席Zaw Min Aung,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柴立元,英国卡迪夫大学校长Wendy Larner,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校长Richard A. Williams,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校长Andrew Jones,塞内加尔谢赫·安达·迪奥普-达喀尔大学荣誉校长Ahmadou Aly Mbaye,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韩国中央大学校长Sang-Gue Park围绕工程教育数字化、国际化、产教融合等议题发表演讲。

国际工程联盟主席Elizabeth Taylor作主旨报告
圆桌会议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主持,来自哥伦比亚工程技术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日本九州大学、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所高校及企业代表,就全球工程教育协同治理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对话。

圆桌会议
会议同期举办了“校企合作平台与战略合作伙伴授牌仪式”及五场平行会议,聚焦“数智时代国际工程教育治理与变革”“产教深度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态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等议题,推动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双向推进。
此外,“国际新工科教育成果展”于9月20日至26日持续举行,集中展示国内外高校在工程教育创新、课程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秀成果。

国际新工科教育成果展
据悉,“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于2019年成立,天津大学是首任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单位。本次会议为联盟的重要品牌活动,旨在聚焦人类共同面临的工程问题,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国际组织等主体交流合作网络,链接教育界与产业界,有效对接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持续扩大新工科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全球工程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