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2025年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作者:宇文慧编辑:赵晖 李萱来源:管理与经济学部

本站讯 10月25-26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总决赛在天津大学圆满举办。本届大赛主题是“精益智能,协同创新”。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承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与管理分会、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天津市精益管理创新学会、天津市工业工程学会协办。大赛由天津博智领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上海绿黑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格瑞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力,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阎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栾大凯,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部长王黎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大学管理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齐二石,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讲席教授何桢,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屈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许映秋,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科技大学李兴华,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何芳,天津大学学位办主任刘庆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与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书记、管理创新研究院院长毛照昉,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亮,天津博智领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东,上海绿黑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晚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杨宝臣、郑春东,党委副书记刘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项目主任张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秘书长、天津大学管理创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李建国等出席颁奖仪式。

大赛执委会主任、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书记、管理创新研究院院长毛照昉教授进行赛事情况说明。他指出,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自2018年创办以来备受关注,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报名规模持续攀升,并于2023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现已成为深入推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领域的全国性卓越竞赛项目。今年报名参赛队伍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2所高校,报名数量达到769支,再创新高!经过全国8个区域赛选拔,有351支参赛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初审,177支参赛队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参赛学生通过大赛平台进行产教融合学习交流,运用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理论方法开展面向国家战略、经济社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在致辞中表示,天津大学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始终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使命,为国家发展输送了大批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的优秀人才。今年适逢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全体师生备受鼓舞。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高校师生打造了展示创新成果、共享实践经验的专业平台。未来,学校将持续与业界领军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学院参与合作、校内外与海内外开放办学的新工科平台,创建“天大模式”,提供“天大经验”。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力祝贺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他提到,当前制造业正经历智能化变革,工业工程需结合精益思想与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破解产业难题。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入库赛事,大赛一向秉持 “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的宗旨,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催生了许多创新实用成果。郑力鼓励大家以科学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在精益求精中锤炼本领,于协同创新中增长才干,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栾大凯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作为工程与管理交叉学科,工业工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他表示,期待校企单位深化协同育人,共同搭建更多高水平的实践平台,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他寄语选手们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创新的激情,将工业工程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理念,融入生活和工作的全过程,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部长王黎明在致辞中提到,天津在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领域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天津大学等高校专家和本地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创新实践。天津市科协将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服务人才为中心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培育掌握管理科学知识和创新方法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应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赛颁奖典礼上,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9支队伍荣获一等奖;沈阳工业大学、广西大学等33支队伍荣获二等奖;南方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25支队伍荣获三等奖。

随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讲席教授何桢对赛事进行点评。他肯定了参赛队伍的主要亮点:一是选题聚焦实际问题,解决真实存在的质量与效率难题;二是善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法,应对智能制造新挑战;三是成果质量高,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产出多。何桢教授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清晰阐述问题背景,抓住关键矛盾;二是要鲜明结合工业工程理论与工具,凸显学科特色;三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加强专业功底。

西北工业大学王婷代表获奖选手发表获奖感言。她对大赛执委会、各位评委和指导老师表达由衷的感谢。她表示,大赛为参赛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在参赛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工业工程的价值,提升了跨专业协作与系统思维能力,更坚定了投身国家高端制造与航空强国事业的信念。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大学管理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齐二石教授在赛事总结中,围绕工业工程学科发展提出建议:第一,教学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精准对接产业界问题;第二,学科建设应强化与产业界的深度绑定,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第三,培养国家、产业界急需的人才,期待工业工程领域涌现出更多行业领军者。

作为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专业赛项之一的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创办,致力于加速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的方法与技术在产业实践中的落地普及,助力大学生突破传统思维边界,拓宽科技创新视野,提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核心能力。八年来,大赛搭建起高校、企业及社会机构间的协同纽带,既为师生提供创新成果的专业展示窗口,也打造了行业前沿经验的交流阵地,持续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具备精益思想与创新素养的后备力量,推动工业工程领域创新生态良性发展。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