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焦德芳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也是塑料、橡胶、纤维、医药等领域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19日,一项来自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在《科学》上发表。该团队研发出一种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新型丙烯催化剂,为低碳烯烃生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催化科学基础
“人形机器人的普及与应用,有可能冲击已有的社会交往安全与秩序,在法律层面将可能产生新的权益侵害风险。”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薛杨认为,目前来看,相比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可能被滥用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7月6日,2024新医科与生物医药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在天津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300余名学术界、产业界专家学者和博士后、博士齐聚天津大学,以“新医科与生物医药”为主题,在青春对谈中碰撞思维火花,激发学术热情。
新医科与生物医药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在津举行
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化工力量。
7月14日,伴随着许建勇校友的祝贺,承载着天大精神的第一份通知书由天大校友们转交到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周紫檀同学手中。该封编号为“0001”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由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在7月12日签发。
揭开天津脑机海河实验室“意念打字”的奥秘!
7月12日,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在编号为“0001”号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封本科生录取通知书的主人是毕业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周紫檀同学,她通过“强基计划”被天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据了解,天大今年在录取通知书里附送了来自该校帮扶的甘肃省宕昌县产的“当归”,寓意“当”你学成,“归”家报国。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7月12日电 当前,跨界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策略。近年来,天津大学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作为创业链、产业链与市场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阵地,创造性地推出了“为科学家配上投资家,一起寻找创业家”的“三驾马车”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跨越“达尔文死海”。
日前,天津大学组织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索马里等12个国家的26名留学生走进贵州,探寻当地历史遗迹,了解黔地文化故事,读懂中国快速发展的密码。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日前举办第九届发展论坛暨学科百年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发布天大化工学科百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主题、口号及标识,专家学者围绕化工新理论、能源化学与化工、合成生物学、化工材料与装备进行了研讨。
“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我,这里美好的回忆让我永生难忘。”马来西亚留学生林展永正通过视频与家人分享自己对大美贵州的印象。日前,天津大学组织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索马里等12个国家的26名留学生走进贵州,探寻当地历史遗迹,了解黔地文化故事,读懂中国快速发展的密码。
7月12日,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在编号为“0001”号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封录取通知书的“主人”是毕业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周紫檀,她通过“强基计划”被天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随着“0001”号录取通知书的签发,2024年首批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也将满载着祝福和期冀,陆续寄往全国各地的新天大人手中。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7月6日电(张建新 焦德芳)7月6日上午,天津大学举行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4500余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和继续深造。
7月12日,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在编号为“0001”号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封录取通知书的“主人”是毕业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周紫檀同学,她通过“强基计划”被天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随着“0001”号录取通知书的签发,2024年首批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也将满载着祝福和期冀,陆续寄往全国各地的新天大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