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智启未来”成功入选2025年天津市全域科普品牌

作者:李美芳编辑:梁绍楠 应紫瑜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5年天津市全域科普品牌宣传活动入选名单。天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申报的“无人驾驶智启未来”品牌,凭借“科研基因科普化”的鲜明特色、体系化的科普实践与显著的社会效能,成为天津市“全领域行动”类10个科普品牌之一。此次入选,是学校科研实力与科普能力深度融合的成果,为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公共服务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

“无人驾驶智启未来”品牌的核心生命力源于天津大学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数十年的科研积淀,更植根于对科普本质的深度理解——科普不是科技成果的“静态展示”,而是“科学思维的动态传递”。品牌以“科研基因科普化”为核心路径,构建了“认知-实践-创新“”三阶科普闭环:依托400余人的本硕博研究生志愿者团队以及科研团队,采用现场讲解、网络授课、科普展演等形式,传递智能网联核心知识(认知层);开放2万㎡智能驾驶试验场、无人车、无人船、具身机器人等科研资源和实体平台,让青少年亲手操作设备、观察技术运行(实践层);举办无人驾驶展演大赛,引导青少年自主设计,实现从“懂原理”到“敢创新”的跨越(创新层)。

从成效上来看,品牌已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联动”的立体化的科普矩阵。线下年均开展大型科普活动10余场,年均接待1.5万人次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与9所中小学共建“智能网联研学实践基地”。年初举办的无人驾驶展演大赛,吸引来自20余所中小学100余名学生参赛。线上则通过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搭建科普账号矩阵,发布活动记录、科普微讲堂等内容,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2.2万。基地系列活动因创新性与实效性,先后被《科技日报》《天津日报》及本地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报道,形成“线下体验有深度、线上传播有广度”的良好效应。

针对未来的科普体系建设,天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负责人谢辉教授表示:“此次入围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科普投资的是未来,塑造的是思维,点亮的是梦想。我们希望借助天津大学的科研资源,让青少年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冰冷的设备,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改变世界的信心以及与之相伴的科学精神与责任担当。”

未来,基地将继续深化“无人驾驶智启未来”品牌建设,增设虚拟现实体验区,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无人驾驶技术;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引入全球优质科普资源;开发远程教育平台,打破地域限制,拓宽科普受益面;制作系列科普微课堂视频,打造轻量化科普内容产品,推动大中小幼科学素养贯通培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天大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