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化工,新质领航;弦歌不辍,赓续新篇。7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大会在求实会堂隆重举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海内外校友、关心支持天大化工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师生代表相约大会,共襄百年盛举、共谋发展大计。
7月12日,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大会在求实会堂举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海内外校友、关心支持天大化工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师生代表相约大会,共襄百年盛举、共谋发展大计。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 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
北京时间7月14日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在朱雨玲与陈熠之间展开朱雨玲以4-2战胜陈熠夺冠“能够回到赛场,对于我来说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而我现在依然在梦里,我希望这个梦可以继续下去。”赛后接受采访时,朱雨玲冷静地说。
北京时间7月14日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在朱雨玲与陈熠之间展开,朱雨玲以4-2战胜陈熠夺冠。
今年是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建立100周年。7月12日上午,学校举行了学科百年发展大会。大会共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00多家高校院所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等70多家企业负责人,1300多名海内外天大化工学科校友参加。
“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地方,让世界看到它的魅力,这是我未来想做的事情。”在7月5日举办的天津大学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女生站在演讲台上,用流利的中文讲述了自己与中医药文化结缘的故事。她就是天津大学药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李炫萱。
近日,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该成果是人类基因组合成和转移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合成人类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10日从天津大学获悉,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该校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10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方法》上。该成果是人类基因组合成和转移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合成人类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论文名为“从头组装兆碱基尺度人类基因组DNA并递送至小鼠早期胚胎”。
记者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科学技术系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该系统成功克服“水干扰”难题,首次实现无需抽血或标记即可实时监测活体小鼠血钠水平,人体实验也证实了其临床应用潜力。这一突破不仅推动了无创诊断技术发展,更为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光学》上。
“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天津大学“青年卓越成长营”跨越千里奔赴贵州,开启了一堂融合历史与未来的青春实践课,立志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将青春奋斗融入强国伟业。
青年卓越成长营是天津大学面向科技创新创业类学生骨干开设的“青马工程”班次,日前,青年卓越成长营以“以青春担当铸国之重器”为主题,赴贵州遵义、平塘、贵阳等地开展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开启了一堂融合历史与未来的青春实践课。
“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天津大学“青年卓越成长营”跨越千里奔赴贵州,开启了一堂融合历史与未来的青春实践课,立志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将青春奋斗融入强国伟业。青年卓越成长营是天津大学面向科技创新创业类学生骨干开设的“青马工程”班次,旨在引领青年科创人才筑牢家国情怀。今年,青年卓越成长营以“以青春担当铸国之重器”为主题,赴贵州遵义、平塘、贵阳等地开展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遵义会议会址成为这堂“大思政课”的起点。
近日,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