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3点,校园环境管理科在卫津路校区举办了垃圾分类主题劳动技能竞赛。后勤保障部工会委员任建国到场指导,科长吴晓刚及科室全体职工参加。
11月18日至20日,应兰州交通大学邀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带领学院青年教师马明、程斯宇赴甘肃兰州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
为贯彻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积极践行天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落实与洛阳市洛龙区手拉手合作相关协议,近日,天津大学小幼医工作部党委书记、部长赵翠云带领附小、幼儿园骨干教师奔赴洛一高附属小学、幼儿园开展送课送教和共建交流活动。
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促进老同志身心健康发展,享受快乐生活,11月8日,老干部党总支2019年菊花文化展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小院内成功举办,15位离休老干部踊跃参加,最年长者达95岁。离退休工作处处长、老干部党总支书记丁晓玲,副处长王岩妍、李春意等全体工作人员与老同志们共赏菊花,感受菊花的文化魅力。
谢冬梅:天津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9月起参加援疆工作。2019年获得新疆师范大学优秀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常常有人问我,扎根西部的这三年亏不亏?后不后悔?是不是损失了什么?”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俭朴的工作室里,刘彤彤教授面对着课题组的年轻教师语重心长,“我在青海民族大学挂职快三年了。这三年里我没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但无怨无悔。因为,我要把文章扎扎实实地写在青藏大地上。”
“坦诚地说,我并不是出于情怀主动去宕昌扶贫,而是在宕昌的两年挂职扶贫让我有了这份情怀。”2016年10月,学工部教师吴金克被遴选为“扶贫干部”,离开他热爱的学生助困工作,到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挂职副县长进行帮扶。
2550公里、海拔3700米,从天津到西藏,从平原到高原,从2016~2019年,从教30余年的天大附小教师祖凤国老师在对口支援单位——拉萨市实验小学圆满完成3年半之久的援藏教学工作。“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这里,我见证了高原环境的艰苦与艰险,也同样体会到它的美丽与魅力。来到西藏,扎根高原,酸甜苦辣,我痴心不悔!”
海河之滨,巍巍北洋。这里不仅培养了一群志向高远、出类拔萃的学子,更有一群博学多才、乐于奉献的教师。天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吕学斌老师不仅勤勉耕耘于教育和科研领域,大放异彩;还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离开亲切温暖的家乡,告别了8岁的孩子和近70岁的母亲,不远万里赶赴边疆,担负起支援教育支援边疆的重任。3年多的援藏工作,他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天大人”“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
11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支部在9楼203会议室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进课堂展开研讨。
2019年11月16日至17日,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发展研讨会在天津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专家组指导,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主办,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中国电子学会、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承办,业界知名行业企业支持召开。
2019年11月12日下午,南开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穆祥望带队一行17人来我馆调研交流。
2019年11月9日,新能源并网及直流配用电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天津市新能源发电并网及直流配用电装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主题包括国家政策解读、直流配电网架构技术、直流配用电关键设备、直流配用电网保护技术、直流配用电商业市场等。
11月11日下午,发展中心联合党支部走进教育学院,与教育学院2019级各专业研究生进行座谈,开展志愿服务,为学生答疑解惑。
11月13日,应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浙江大学赵春晖教授到访天津大学,在卫津路校区26教学楼E区236会议室做了题为“大范围非平稳工业过程数据解析与应用”的学术报告,自动化学院董峰教授主持了报告会,5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