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于1997年3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23年有余,2018年进行了“微调”。日前,生态环境部表示,该部正在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研究起草该法修订草案建议稿。近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佑海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7月22日,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伟仪,总工程师、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卢永昌一行访问天津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在卫津路校区会见来宾,科研院、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建工学院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宕昌县是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7月,天津大学“90后”青年教师冮皓被派驻到大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冮皓精心策划“金点子”,采取“真行动”,探索“新路子”,在大寨村奏响了脱贫攻坚的“青春之歌”。
本站讯(记者赵晖)大学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化的竞争。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天津大学,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篇章,认真谋篇布局,广泛 征询“大家”意见。7月20日下午,大学文化规划编制组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周恒先生,就如何建设大学文化向先生求教。周恒先生近照(王建泽摄)周恒先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掌校人和教授的潜移默化作用至关重要。他用...
7月21日,天津大学、血研所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滨海新区举行,天津大学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在滨海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7月23日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7月22日,天津大学副校长、项目执行总指挥张凤宝来到项目建设现场,慰问全体参建人员。
7月18日,天津大学2020年工程科学夏令营开营仪式在线上举行。
6月10日,来自意大利罗马的罗润泽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一间“梦想教室”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以探索真菌奥秘为主题的英文科普讲座。
为了鼓励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投身医学,促进新医科建设,天津大学近日设立了“吴琦医学奖学金”。奖学金由天津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院院长吴琦教授捐赠设立,而吴琦教授的另一个身份是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为鼓励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投身医学,促进新医科建设,天津大学近日设立了“吴琦医学奖学金”,首期计划以每人10000元发放。奖学金由天津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院院长吴琦教授捐赠设立,吴琦也是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2020年7月20日,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一行到访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在中汽中心主院区接待,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等参加会议,双方就“智能网联技术与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中期成果进行交流。
2020年7月16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组织实施的水下滑翔机——万米深渊观测科学考察团队顺利返航。在此次综合科考中,我国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首次达到10619米,获得了大量深渊的温盐、声学、以及影像等同步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