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福州学院组织在校师生集中收看大会实况,共同见证庄严时刻,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感受新时代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大会结束后,师生反响热烈,纷纷表达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深刻感触。


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学院院长黄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8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场用血火淬炼的伟大胜利,不仅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轨迹,更以无数先烈的生命为代价,为人类文明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今天的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史为鉴,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院办学基因,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责任担当,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务实举措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院党委书记李静松:与福州学院师生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受震撼,倍受鼓舞。师生们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沉浸于阅兵的庄严氛围中,深刻感悟历史与时代的交汇,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力量与教育启示。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全民思政课”,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福州学院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将坚持以服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锚定学院办学发展“三年行动”目标,将阅兵激发的自豪感转化为育人动力,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以实干业绩助力天津大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校园管理部副主管曾永梅: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的内心深受震撼和洗礼。这场大会不仅是我国国力的集中展示,是民族自信的磅礴宣言,更是一堂鲜活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今日中国强大国防的背后,是革命先烈曾经的浴血奋战与负重前行,也离不开无数当代爱国者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与奉献。作为一名高校行政人员,我将自觉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日常行政服务的点点滴滴,努力做好师生教学科研的保障者、校园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为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才副教授吴敏: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内心澎湃激昂,深感生于华夏何其有幸。此次阅兵盛会上的国产现役、无人作战、智能练兵等不仅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的雄厚实力,更深刻彰显了科技革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作为一名高校科研教师,我应以抗战精神为指引,秉持教育初心,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需求与学术前沿,激发科研热情。尤其在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更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空白地带”,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将爱国情怀切实转化为突破核心技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2024级硕士研究生佟康瑜:与大家一起见证雄狮集结,武器风采,我感到与有荣焉。阅兵式上,老战士们饱含热泪看着阅兵队伍,敬礼的手一直未曾放下,我心中不免动容,在敬畏中又添了感动。硝烟虽已远去,精神的火种仍在传承。先辈14年的艰苦抗战凝结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将不断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阅兵场上既有铿锵步伐、宏伟气势书写的和平宣言,更有多种武器首次亮相,展现我国国防最新成就。这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我们基础学科前沿技术的突破。作为一名化学研究生,我深知科技进步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在今后更要深耕理论知识、勇于创新,科技报国应有吾辈。
2025级硕士研究生贾昕然:当八十响礼炮响彻天空,当钢铁洪流庄严踏过天安门广场,我的胸腔里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整齐划一的人民军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东风-61、东风-5C像一把把利剑,宣告着往日“落后就要挨打”的阴霾已被刺破。这场阅兵仪式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面棱镜,折射出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展示力量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捍卫尊严。我们应把这样的自豪感内化为精神动力,在各自领域脚踏实地、争先向前,为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