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 秋意正浓,天高云淡。在此收获与沉思的时节,天津大学图书馆“悦读悦享”主题阅读栏目精心策划的《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读书交流会,在郑东图书馆冯骥才作品阅览专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文学研究室讲师杨毅担任主讲,吸引了校内50余名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读书会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心邓泽宇老师主持。

杨毅老师以深厚的学养与生动的讲述,首先为同学们勾勒出冯骥才先生广阔的文学世界。他从《神鞭》的传奇笔法,谈到《三寸金莲》中的深刻洞察,又将“俗世奇人”系列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逐步构建出一个立体而生动的津门文学宇宙。而聚焦于这套《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杨毅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中“手绘”与“文字”如何相得益彰,共同增强叙事魅力。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何为俗世中的“奇”?这些奇人身上又蕴含着怎样共通的生命力?整个讲述层层推进,既有宏观的文学视野,又不失细节的启发力量。

在杨毅老师的激发下,同学们踊跃分享,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灵感与热情的阅读空间。现场同学分享道,最打动他的不仅是市井人物的“匪夷所思”之奇,更是冯骥才先生笔下的“文化珍重”。他将书中的民间技艺与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深耕非遗保护的实践联系起来,指出冯先生的创作从不是单纯的故事书写,而是与他抢救文化遗产的使命紧密相连,让“奇人精神”在校园里获得了延续的土壤。
还有同学谈到,自己不仅被书中的“奇技”吸引,更被小人物身上那种“做事较真、做人实在”的精神所触动。他认为,这种精神正是天津码头文化衍生出的“天津性格”的写照——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不糊弄自己,更不糊弄别人。冯骥才先生写“奇人”,更像是在为民间匠心和处世的温度“存档”,这份心意,比故事本身更值得铭记。

在书香浸润与思想碰撞之后,活动进入了充满巧思与趣味的“手绘奇人”创作环节。大家围坐一堂,在交流阅读感悟的同时,纷纷执起画笔,在特制的书签上仿照书中的插画风格自由创作,用心勾勒自己心中“刷子李”“泥人张”等角色的神韵。书香与墨韵在此交织,阅读与创作于此碰撞,一扇通往天津卫市井江湖的传奇之门,也由此向师生们敞开。

本期读书交流会,师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走进冯骥才先生笔下那个泼辣鲜活、神形兼备的奇人世界。同学们不仅品味着“刷子李”“泥人张”等奇人异事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更亲手执起画笔,在特制书签上临摹书中插画的风格进行自由创作。笔尖流转的线条与文学激发的想象彼此交融,将这份独特的津味传奇定格于一纸方签之上。
期待更多挚爱阅读的师生加入图书馆“悦读悦享”之旅,体验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共读时光,在阅读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