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talent cultivation

我校师生在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佳绩

作者:吴润华编辑:刘晓艳 应紫瑜来源: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 滕达

2025年8月11日,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共派出4支参赛队伍,分别荣获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

大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以“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为主题,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一项具有工程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旨在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工程师,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开赛以来,共吸引来自34个省份305所高校的2646个队伍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及复赛选拔出169支队伍进入全国决赛。各参赛团队分别进行了自由选题类赛道和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的比赛,经过现场答辩、作品展示环节最终遴选出获奖作品包括特等奖25项、一等奖59项及二等奖78项。

决赛颁奖典礼


【全国特等奖团队】

作品名称:“绿能微刀”—应用于特高压直流的环保型低成本直流转换开关

团队成员:黄小霞、于孟筠、张婧婧、林依晨、张子航

指导教师:温伟杰

“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给”的大赛主题下,团队基于直流输电系统故障隔离技术的深厚积累,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能微刀”——应用于特高压直流的环保型低成本直流转换开关》的新型直流转换开关拓扑结构。该拓扑经过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的大电流发生装置验证,充分体现了其技术的先进性。团队由来自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的2023级硕士生1人、2023级本科生4人组成,五位同学深刻分析了传统直流转换开关面临的诸多挑战,探索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富有前瞻性的技术思维。

交流展示、决赛答辩

作品名称:高精度智能CNC控制系统

团队成员:金了冉、魏子崴、刘翔、杜寒雪、孙乐、姜忱傲

指导教师:白瑞峰、姚航

在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的“AI助力工业控制智能优化”的主题下,团队针对传统PID控制在轨迹加工中的精度不足问题,创新性地基于AI视觉检测和DDPG强化学习,在IEC 61499开放自动化平台(EAE)上开发了一套高精度智能CNC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工业相机实时捕捉工件轮廓,精准驱动三轴平台还原加工轨迹,实现了视觉检测与运动控制的深度集成,不仅提升了轨迹跟踪精度,还能在动态环境下自适应调整,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与柔性制造能力。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点胶机高精度路径控制、激光雕刻图案加工、PCB板自动化定位检测等场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可靠的AI解决方案。该团队由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六名本科生组成,团队成员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工业技术瓶颈,积极探索AI与工业控制的融合,展现了出色的跨学科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工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现场调试、交流展示


【全国一等奖团队】

作品名称:“闪电卫士”—高精度预测型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团队成员:周扬、陈整乐(马来西亚留学生)、王宸熙

指导教师:李斌、王帅、王海吉(企业导师)

团队依托国家储能平台天大-西瑞储能技术联合研究院,提出《“闪电卫士”-高精度预测型电源快速切换装置》的创新方案。团队成员由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2人、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1人组成,形成了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智能制造与建造等专业组成的跨学院式学科交叉团队,并由西安西瑞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王海吉担任企业导师。项目团队多次实地调研工业用户的用电需求与业内产品的技术痛点,研发了一款高精度预测型电源快速切换装置,为重要工业负荷的连续不间断供电提供了可靠保障,相关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颁奖典礼、赛场指导


【全国二等奖团队】

作品名称:“光火相济”—基于供需动态匹配的火电-光伏协同出力合理调度

团队成员:阮昇、宋济民、吉万里、夏添、邵玉欣

指导教师:刘钢、秦超

团队聚焦于解决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发电系统在高渗透率下所面临的调度与供给不稳定性问题,致力于在多情境下实现源荷功率的精准预测与优化调度,创新性地提出《“光火相济”——基于供需动态匹配的火电-光伏协同出力合理调度》。团队成员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2级本科生4人,通信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1人组成。项目融合月度和小时级光伏预测技术,通过多模型负荷模拟实现精准供需匹配。系统采用火电-光伏-储能协同优化算法,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团队开发的“燃光”开源平台支持省级电网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响应“双碳”战略,更通过SSP多情景分析为能源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展现青年学子在能源创新领域的卓越能力。

赛前宣讲、颁奖典礼



【赛场风采】

本次全国总决赛创造了我校参加该赛事的最好成绩,各参赛队伍秉持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信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并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培养了高效沟通与团队协作的精神。此次大赛不仅锻炼了参赛队员的专业技能,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